1. <th id="b0qzh"><video id="b0qzh"><span id="b0qzh"></span></video></th>
      <th id="b0qzh"></th>
    2. <center id="b0qzh"></center>
    3. <strike id="b0qzh"><sup id="b0qzh"></sup></strike>
      廣東人大網歡迎您!
      您在:首頁 > 重要發布 > 優秀案例
      第五屆廣東省縣鄉人大工作創新案例評選結果揭曉

        根據常委會工作安排,省人大常委會辦公廳以“發展和完善全過程人民民主的基層實踐”為主題,開展了第五屆全省縣鄉人大工作創新案例征集工作。經自主申報、審核初評等環節,并經省人大常委會黨組會議研究通過,確定廣州市荔灣區人大常委會“探索建立‘重大司法等事項’報告工作機制”,深圳市羅湖區人大常委會“‘向人民匯報全過程人民民主的實踐’直播活動”,珠海市香洲區人大常委會“踐行全過程人民民主 打造一體化代表聯絡站”,汕頭市潮南區人大常委會“創新舉措促‘四全’ 推動‘雙聯系’走深走實”,佛山市高明區人大常委會“創新實施工作新機制 實現代表建議全過程閉環辦理”,河源市紫金縣鳳安鎮人大“開展‘禾坪說事’活動的做法和成效”,梅州市興寧市人大常委會“強化‘3+3’工作舉措 力促代表述職實現‘三化’”,惠州市惠城區江南人大街道工委“推行聽民意解民憂‘三三制’ 不斷發展全過程人民民主”,江門市臺山市人大常委會“‘規范+’為鎮街人大工作‘賦能’提質”,湛江市廉江市人大常委會“代表專業化  履職‘直通車’”,清遠市清新區太平鎮人大“‘一二三四’工作法為地方立法出‘金點子’”,云浮市羅定市羅平鎮人大“以‘1+24+N’推進代表聯絡站標準化、規范化、常態化建設”等12個項目為第五屆廣東省縣鄉人大工作創新案例。具體見附件。


      附件:第五屆廣東省縣鄉人大工作創新案例

      第五屆廣東省縣鄉人大工作創新案例

        項目一:探索建立“重大司法等事項”報告工作機制

        申報單位:廣州市荔灣區人大常委會

        主要做法:針對人大監督工作中存在對一些屬于監督范圍的“一府兩院”重大事項有監督信息來源不寬、掌握信息不對稱等問題,探索建立“重大司法等事項”報告工作機制,增強監督工作剛性和實效。一是明確報告或報備事項范圍。制定《關于“重大司法等事項”報告或報送備案工作意見》,將政府行政復議案件維持率、行政訴訟案件數量及敗訴率等群眾關注度高、帶有共性的問題列入“重大司法等事項”,專題向人大常委會報告或報送備案。二是形成閉環機制。推動區“一府兩院”制定具體實施辦法,規范化常態化報告或報送備案有關重大事項,定期在區人大常委會會議上書面印發,為人大及其常委會有針對性地開展對司法工作等的監督奠定基礎。三是延伸工作鏈條。對群眾反映強烈、社會影響度高、帶有共性問題的事項,列入下一年度常委會執法檢查、專項工作報告等監督議題,持續推動問題解決。

        入選理由:“重大司法等事項”報告或報送備案工作制度,健全“一府兩院”向人大通報重要事項工作機制,在堅持不對具體個案監督基礎上,增強人大對司法等工作監督的針對性和實效性。

        項目二:“向人民匯報全過程人民民主的實踐”直播活動

        申報單位:深圳市羅湖區人大常委會

        主要做法:2018年以來,羅湖區人大常委會創新開展人大代表履職報告直播活動,面向媒體召開代表述職專場發布會,平均每期觀眾10萬人。一是精心選題?!跋蛉嗣駞R報”代表履職報告直播活動,組織代表從預算監督、立法與執法檢查、審議政府工作報告、審議國民經濟社會發展計劃、代表建議督辦、民主選舉、任后監督、代表聯系選民等11個方面現場述職直播。二是線上線下結合。直播活動選擇在人大代表之家或社區聯絡站舉行,線下組織選民到直播現場,線上面向全體網民,既提高了“家、站、點”在群眾中的知曉率和基層人大履職平臺的使用效能,又突破了地域和空間的限制,使代表履職得以接受全體網民的監督和評價,許多政府部門主動提出將代表建議面商會放在代表之家舉行,代表之家成為代表履職的集中地。三是推動解決民生問題。代表履職報告直播關注度越來越高,直接吸引了越來越多的群眾參與到全過程人民民主實踐中。羅湖區36個社區聯絡站,平均每年代表進社區解決群眾身邊問題400多件,“有問題,找代表”成為了群眾反映問題、解決問題的首要選擇。

        入選理由:人大代表履職報告直播活動,進一步激勵了基層人大積極探索工作新模式,激發了代表履職熱情、提高了履職質量,吸引了更多群眾參與到基層民主的實踐中來。

        項目三:踐行全過程人民民主 打造一體化代表聯絡站

        申報單位:珠海市香洲區人大常委會

        主要做法:香洲區人大常委會把推動人大代表聯絡站點一體化建設,作為基層實踐“全過程人民民主”的重要抓手。一是實行“聯絡站+”一體化融合。通過在聯絡站設立人大制度知識和法律法規宣傳長廊、群眾接訪室、共享書吧和議事廳等措施,將鎮街代表中心聯絡站和社區代表聯絡站打造為“五好”平臺,使聯絡站成為集接待服務站、代表宣傳站、群眾“充電站”等功能于一體的綜合體。二是線上線下一體化互動。每個聯絡站每月圍繞經濟社會發展和人民群眾關心關注的問題等舉行一次代表直播活動,探索開展“線上+線下”雙線代表述職活動、代表候選人線上見面會、代表線上培訓等,受到群眾喜愛和社會各界廣泛關注。搭建人大智慧平臺和手機APP,實現代表與群眾溝通聯系“全天候”。開展“相約周二”代表駐站普遍聯系群眾活動,廣泛收集群眾意見建議、跟進辦理情況并及時向群眾反饋。三是發揮全過程人民民主實踐基地作用。在代表聯絡站建設10個實踐基地,全覆蓋收集群眾意見建議、全鏈條組織群眾參與民生實事項目,通過接待群眾的“三段五步法”全方位服務群眾,推動解決群眾操心事、煩心事、揪心事。

        入選理由:通過人大代表聯絡站點一體化建設,實現線上線下一體化互動,暢通了民意民聲“直通車”,“有事找人大代表”“有意見到代表聯絡站提”成為常態。

        項目四:創新舉措促“四全” 推動“雙聯系”走深走實

        申報單位:汕頭市潮南區人大常委會

        主要做法:創新實施國家機關和人大代表做實“雙聯系”、發揮“五作用”三年行動計劃,推動“雙聯系”工作走深走實。一是推動代表履職“全過程”。起草行動計劃,推動解決代表閉會期間履職不夠活躍、聯系選民群眾不夠密切等問題,代表履職活動日趨活躍。二是推動聯系主體“全覆蓋”。區人大常委會組成人員、“一府兩院”和21個區政府組成部門對口聯系300多名省市區人大代表,392名區人大代表廣泛聯系選民群眾,形成全覆蓋的“雙聯系”網絡。三是推動聯系活動“全天候”。實行“線上”+“線下”形式,國家機關與所聯系的人大代表、人大代表與所聯系的選民均建立線上工作群,實現實時常態化聯系,線下通過走訪、接待來訪、進聯絡站開展活動、召開座談會等形式開展面對面溝通服務。四是推動為民履職“全方位”。對“雙聯系”活動情況做好記錄,對代表反映的問題、提出的意見建議,及時交辦或轉辦,明確答復時限,推動實實在在解決。聯合區融媒體中心開設“雙聯系”電視專欄,宣傳優秀案例,營造良好氛圍?!半p聯系”活動開展以來,代表們聯系國家機關約500人次,到聯絡站開展活動約770人次,收集問題及意見建議472件。

        入選理由:“雙聯系”工作機制比較健全、履職面廣、實效突出,進一步強化了代表閉會期間履職活動,密切了同人民群眾的聯系。

        項目五:創新實施工作新機制 實現代表建議全過程閉環辦理

        申報單位:佛山市高明區人大常委會

        主要做法:創新實施六項工作機制,建立起人大代表建議全過程閉環辦理體系。一是加強培訓指導。通過組織代表建議寫作集中培訓、開展形勢政策宣講輔導、組織代表集中調研視察、進聯絡站接待群眾、人代會前與“一府一委兩院”溝通協調等,提升代表建議提出水平。二是加強聯合預審。人代會前組織人大機關、代表小組等對代表建議開展預審,在依法依規并與代表充分溝通的基礎上,對代表建議進行討論研究、修改完善、合并處置,提高代表建議的質量和可辦理性。三是加強精準交辦。對于涉及單位較多、辦理難度較大的至少征求擬辦單位意見2次,強化各辦理單位的溝通協作,實現代表建議辦理落地見效。四是加強“三會面”溝通。主辦單位按照辦理時間節點,至少約見提出建議的人大代表3次。落實情況納入年底績效考核,有效增強了承辦單位與代表溝通的主動性積極性。五是加強多方督辦。通過區人大常委會班子成員領銜督辦、會同區政府聯合督辦、區人大常委會各工委分工督辦等方式,進一步提升辦理實效。六是加強“回頭看”跟進。對辦理完成且已答復代表的建議,適時組織代表進行“回頭看”,對實際辦理情況未達到答復效果的,責成承辦單位迅速整改,持續推動辦理。

        入選理由:通過創新工作機制,區人大代表建議的辦成率持續提升,代表對建議辦理回復滿意率連年達到100%,實現了讓代表滿意、讓群眾受益。

        項目六:開展“禾坪說事”活動的做法和成效

        申報單位:河源市紫金縣鳳安鎮人大

        主要做法:鳳安鎮人大每月定期組織代表深入村民小組,將村民家的禾坪(曬谷場)打造為問計群眾、問需群眾的平臺。一是領導干部代表帶頭示范。擔任鎮黨委政府領導職務的代表率先垂范,帶領各級代表深入各村,在禾坪宣傳政策、收集民意、解決問題、反饋處理結果。二是旗幟鮮明說政事。代表與群眾圍坐在一起“拉家?!?,把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和黨中央的決策部署等傳達到基層村民群眾中,以群眾喜聞樂見的方式宣傳解讀縣委縣政府的中心工作和惠民政策。三是集思廣益談心事。深入了解群眾生產生活中的困難和問題,認真聽取群眾對鎮村產業發展、人居環境整治、民生基礎設施改善等方面的意見建議,爭取群眾對各項工作的支持。四是凝心聚力解難事。對群眾反映的問題,能現場解決的當場答復。不能馬上解決的,轉交鎮政府相關部門在規定時限內予以解決答復,并在下一輪的“禾坪說事”活動上及時向村民群眾反饋。每季度召開一次全鎮“禾坪說事”活動分析例會,對全鎮工作和村民群眾反映集中的熱點問題以及苗頭性、傾向性問題等進行匯總分析研判。

        入選理由:“禾坪說事”活動已組織60多場次,得到全鎮12個村(社區)近28000名群眾的認可,充分體現了人民民主的鮮明特點,塑造了健康文明的鄉風民風,推動解決351件民生問題。

        項目七:強化“3+3”工作舉措 力促代表述職實現“三化”

        申報單位:梅州市興寧市人大常委會

        主要做法:建立代表述職機制,實現代表述職全覆蓋,保障代表述職增質效。一是“代表述職+選民測評+意見落實”三階段推動規范化。代表述職階段,加強聯系指導,制定代表述職工作意見,推動做好“向誰述”“述什么”“怎樣述”各環節工作。選民測評階段,引導選民客觀公正、實事求是評價代表。意見落實階段,將述職情況、群眾意見建議及測評結果記入代表履職檔案,引導代表認真查找不足、及時改進,落實情況反饋給選民。二是“試點先行+領導垂范+上下聯動”三步驟實現全覆蓋。通過開展試點,總結經驗、完善制度。在市委重視支持下,26名擔任市領導職務的市人大代表到原選區述職,帶動掀起代表述職活動熱潮,2021年底基本實現市級人大代表屆內述職全覆蓋。三是“專項經費+強化組織+完善制度”三舉措保障增質效。將代表述職經費列入市財政預算,近五年全市共投入150多萬元專項經費保障。每年將代表述職工作列入常委會年度工作計劃,確保代表述職有序高效開展。及時修訂代表述職辦法、代表退出暫行辦法、代表履職登記評優暫行辦法等制度,為代表述職工作常態化長效化開展提供有力制度保障。

        入選理由:通過“3+3”工作舉措,代表述職工作做到了規范化、制度化、常態化,有效激發代表履職活力,提高了代表履職質量,進一步密切了代表與選民之間的聯系。

        項目八:推行聽民意解民憂“三三制” 不斷發展全過程人民民主

        申報單位:惠州市惠城區江南人大街道工委

        主要做法:通過推行聽民意解民憂“三三制”,不斷創新人大代表聯絡站運行機制。一是創建三級聯絡機制密切聯系群眾。按照“十有”標準規范化建設街道中心聯絡站,建立制度促進代表發揮作用。在全街道8個村、社區建立人大代表聯絡站,延伸和拓展中心聯絡站網絡。為每個選區選聘一批社情民意聯絡員,并加強與社區人大代表聯絡站的互動,提高人大代表聯系選民的效率。二是構建三條渠道暢順民意溝通。定期開展“駐站接待”活動,活動提前公示公告,代表進站與群眾面對面溝通。研發“江南民意通”,在群眾密集區域公示二維碼,搭建起代表與群眾交流互動的網絡新平臺。組織人大代表開展“主題走訪”活動。三是建立三種訴求處置機制紓解民困。建立“限時辦理制”,街道辦事處各部門和各村、社區,在15個工作日內將群眾訴求處理情況書面送達街道人大辦,辦理情況作為年終評優評先以及人大評議的重要依據。對需要上級政府部門予以解決的群眾訴求,建立“階梯跟進制”,逐級遞進發揮人大代表作用跟進和推動。對涉及多個上級政府部門或多個層級單位的群眾訴求,建立“約請共商會”機制,代表和相關職能部門共同商議推動解決。

        入選理由:聽民意解民憂“三三制”工作機制,有效密切代表與群眾的聯系,在了解民情、反映民意、集中民智方面取得實效。

        項目九:“規范+”為鎮街人大工作“賦能”提質

        申報單位:江門市臺山市人大常委會

        主要做法:建立一套鎮街人大績效評價標準體系,打造了“一鎮街一品牌”的人大工作品牌,并形成激勵約束機制。一是以“規范+績效評價”為引領強化規范化建設。聚焦鎮街人大行使職權中的突出問題,經過5年的探索實踐,建立了一套全面的、量化的、可操作性強的鎮街人大績效評價標準體系。體系包括九大方面41項指標,對鎮街人大各項重點工作進行具體、量化的績效評價。二是以“規范+品牌創建”為抓手強化創新實踐。引導各鎮街積極開展“一鎮街一品牌”創建活動,打造工作亮點和特色。目前,臺山市已形成“一鎮街一品牌”的人大特色工作品牌。三是以“規范+激勵機制”為手段提升工作水平。強化鎮街人大激勵約束機制,通過抓實對績效評價結果的運用等,推動鎮街人大主動作為、創先爭優。同時將評價結果向當地黨委反饋,并向市委報告。每年開展鎮街人大工作創新案例評選活動,深入挖掘、及時總結推廣鎮街人大工作的好做法、好經驗,推動鎮街人大主動作為、創先爭優。

        入選理由:通過“規范+”的創新實踐,進一步提升了鎮街人大工作規范化水平,縣級人大對鎮街人大的聯系指導更加具體化、更具可操作性。

        項目十:代表專業化  履職“直通車”

        申報單位:湛江市廉江市人大常委會

        主要做法:圍繞市委“四大提升工程”,依托廉江特色行業,打造海上漁業、家電、現代農業、文旅等行業人大代表聯絡站。一是定向規劃。通過走、聽、查、看等方式,詳細了解各行各業需求、存在的困難和問題,結合轄區代表所涉行業及專業知識結構,選擇與廉江市委中心工作密切相關、從業人員較多的行業建立人大代表聯絡站,確保建設一個、運行一個、成效一個。二是規范建站。行業代表聯絡站統一使用“廉江市××行業人大代表聯絡站”名稱,做到“六有三上墻”。實行定責管理,明確機構設置、活動制度、工作職責。先后投入20多萬元對聯絡站進行標準化建設和鞏固提升,每年給予每個聯絡站1萬元運行工作經費。三是常態化組織活動。圍繞與本行業有關的熱點難點問題,走訪聯系群眾、加強調查研究、開展座談討論,形成有價值的調研報告或意見建議,推動行業發展。積極舉辦宣講活動,把行業政策和法律法規知識帶到漁船、田間地頭、企業車間。

        入選理由:搭建行業代表履職“直通車”,發揮行業代表示范表率作用,一年來,共有200多名四級人大代表進入行業人大代表聯絡站參加活動、接待選民,收集行業群眾意見建議80多條,問題解決率達70%以上。

        項目十一:“一二三四”工作法為地方立法出“金點子”    

        申報單位:清遠市清新區太平鎮人大

        主要做法:依托“人大代表聯絡站+基層立法聯系點”模式,全面加強立法聯系點建設,打造基層群眾參與地方立法的“直通車”。一是建立“一個構架”?;鶎恿⒎撓迭c在基層代表、群眾、機關企事業單位人員中建立一支積極主動、能力強的聯絡員隊伍,與3家顧問單位共同組建立法聯絡員工作構架,并根據每次征詢意見的草案,靈活安排參與,提高意見征集工作的針對性和科學性。二是暢通“兩個渠道”。線上通過粵政易政務平臺、微信群、手機短信、網絡平臺及鄉村新聞官等途徑,線下通過發揮“人大代表聯絡站+基層立法聯系點”疊加效應,廣泛征集立法意見建議。三是發揮“三個作用”?;鶎恿⒎撓迭c及時收集群眾立法意見建議,研究轉化為立法需求和建議,積極向人大常委會反映。四是落實“四項任務”。組織立法聯絡員積極宣傳法律法規、助推法律法規實施,落實地方立法宣傳員任務。把群眾的意見建議提供給立法機關,落實地方立法聯絡員任務。積極做好法律實施的監督工作,引導群眾自覺遵守法律法規,落實法律實施監督員任務。對本市出臺的法規,適時組織召開座談會進行評估并向上級匯報,落實法規實施后評估員任務。

        入選理由:在“一二三四”工作法的指引下,扎實推進立法聯系點建設,立法意見征集、法治宣傳等方面工作取得積極成效。

        項目十二:以“1+24+N”推進代表聯絡站標準化、規范化、常態化建設

        申報單位:云浮市羅定市羅平鎮人大

        主要做法:以“建點作補充,站點全覆蓋”理念推進代表聯絡站建設,取得積極成效。一是高標準建設鎮中心聯絡站。以“十有”標準打造集展示、接訪、議事、辦公四大功能于一體的鎮人大代表中心聯絡站,積極開展“代表議事會”“人大代表微課堂”“廣東省鄉村振興促進條例進基層”等主題活動。二是規范建設村級聯絡站。通過一室多用、共建共享等方式,建設24個行政村(社區)人大代表聯絡站,實現硬件配套、信息公開、服務保障、管理到位,為轄區人大代表就近履職、接待群眾提供陣地保障。三是補充建設自然村級聯絡點。在自然村建成羅定市首個自然村人大代表聯絡點和“羅平人大全過程人民民主展廳”,在29名人大代表家中設立一批家庭聯絡點,形成“1+24+N”的代表聯絡站點網絡體系,實現代表聯系選民全覆蓋。四是依托聯絡站點創新履職方式。推行“碼上履職”,深化“三亮”行動公開人大代表信息,方便群眾通過微信快速聯系代表。實行 “掛單銷號”,建立選民群眾意見建議臺賬,進行動態跟蹤管理并實時公開,方便群眾隨時查看最新辦理進度,推動事情真辦理、問題真解決。

        入選理由:通過抓實“三化”建設,實現代表進站接待服務選民活動數量與質量的“雙提升”。

      附件:

      友情鏈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