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東省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加強國有資產管理情況監督的決定
(2021年9月29日廣東省第十三屆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三十五次會議通過)
為深入貫徹落實黨中央關于建立政府向本級人大常委會報告國有資產管理情況制度的決策部署,加強人大國有資產監督職能,促進國有資產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更好地發揮國有資產在服務經濟社會發展、保障和改善民生、保護生態環境、保障國家機關和事業單位節約高效履職等方面的作用,推動廣東在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征程中走在全國前列、創造新的輝煌,根據憲法和有關法律及《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加強國有資產管理情況監督的決定》要求,結合我省實際,作如下決定:
一、省人大常委會圍繞黨中央關于國有資產管理和治理決策部署及省委工作要求,以全面規范、公開透明、責任明確、監督有力為目標,聚焦監督政府管理國有資產的情況,堅持依法監督、正確監督,堅持全口徑、全覆蓋,堅持問題導向,依法、全面、有效履行國有資產監督職責。
省人大常委會以每年聽取和審議省人民政府關于國有資產管理情況的報告作為履行人大國有資產監督職責的基本方式,并綜合運用執法檢查、詢問、質詢、特定問題調查等法定監督方式。省人大常委會通過制定國有資產監督工作五年規劃對屆內國有資產監督工作做出統籌安排,通過制定年度監督工作計劃具體實施。
二、省人民政府研究制定我省國有資產報告總體方案和分年度工作方案,按照綜合報告與專項報告相結合的方式,規范報告的重點內容、報告格式以及附表內容,改進編報方式,提高報告質量,做好年度國有資產管理情況報告工作。
綜合報告應當全面、準確反映全省及省級上一年各類國有資產和管理的基本情況,重點報告:國有資產總量、布局、結構和國有資產變動、收益、負債情況;貫徹落實黨中央關于國有資產管理和治理決策部署及省委工作要求情況;落實省人大常委會有關決議和審議意見情況;深化國有企業改革、建立健全重大風險防控機制,行政事業性國有資產的配置和分布,國有自然資源資產稟賦和保護利用情況;保障國有資產安全,提高國有資產使用效率情況;國有資產管理信息化建設情況;國有資產管理中的突出問題,加強國有資產管理、防止國有資產流失等情況。
專項報告應當根據各類國有資產性質和管理目標,結合省人大常委會審議的重點內容突出報告重點,分別反映企業國有資產(不含金融類企業)、金融類企業國有資產、行政事業性國有資產、國有自然資源資產等國有資產管理情況、管理成效、相關問題和改進工作安排。企業國有資產(不含金融類企業)、金融類企業國有資產報告重點是:總體資產負債與總體效益,國有資本權益、投向、布局和風險控制,國有資產處置和收益分配情況;國有資產管理評價體系建設,建立健全重大投資與境外投資決策風險防控機制情況;國有企業上繳稅費、承擔及履行社會責任情況;國有企業改革、企業經營管理考核評價機制以及高級管理人員薪酬情況;國有資本經營預算制度落實等情況。行政事業性國有資產報告重點是:資產負債總量,資產購置、配置、使用、處置和收益情況;行政事業單位、社會組織直接支配的國有資產管理情況及推進管理體制機制改革等情況。國有自然資源資產報告重點是:國有自然資源總量、結構、分布、使用、收益、保護利用及變化情況;貫徹有關法律法規,落實國有自然資源資產管理體制機制,履行管理職責,推進綠色發展和生態文明制度建設情況;支持經濟社會發展和改善生態環境質量,落實自然資源保護與利用、保護生態環境、節能減排等約束性指標及審計整改等情況。
完善各類國有資產報表體系,作為報告的重要組成部分。根據國有資產性質和特點,從價值和實物等方面,反映國有資產存量情況和變動情況。企業國有資產(不含金融類企業)、金融類企業國有資產和行政事業性國有資產報表應當細化到行業,省屬國有資產相關報表應當分企業、部門和單位編列。
建立健全反映不同類別國有資產管理特點的評價指標體系,全面、客觀、精準反映管理情況和管理成效。企業國有資產(不含金融類企業)、金融類企業國有資產的評價指標主要包括服務國家戰略、落實省委重大決策部署情況,做強做優做大國有資本和國有企業,國有資本保值增值、布局結構優化、風險防控情況以及投資運營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等。行政事業性國有資產的評價指標主要包括制度機制建設情況,安全規范管理、節約高效使用、落實公開透明、權責一致情況,推進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支持科技進步等。國有自然資源資產的評價指標主要包括改善生態環境、推進生態文明建設情況,資源資產保護成效、集約開發利用水平、資產管理的科學合理性、所有者權益維護情況等。
適應國有資產管理改革需要,按照國家統一的會計制度規范國有資產會計處理,制定完善相關統計調查制度。加快編制政府資產負債表等會計報表和自然資源資產負債表。加強以權責發生制為基礎的政府綜合財務報告備案工作,與國有資產管理情況報告有機銜接。
省人民政府審計部門按照黨中央決策部署及省委工作要求,深入推進審計全覆蓋,按照真實、合法、效益原則,依據法定職責,加大對國有資產的審計力度,形成審計情況專項報告,與省人民政府國有資產管理情況報告一并提交省人大常委會審議。在省人民政府向省人大常委會提交的年度省級預算執行和其他財政收支的審計查出突出問題整改情況報告中,反映國有資產審計查出問題整改問責情況。
三、省人大常委會圍繞年度國有資產管理情況報告議題組織開展專題調查研究,可以邀請省人大代表、省人大常委會財經咨詢專家參與。
圍繞各類國有資產管理目標和省人大常委會審議重點,建立健全兼顧統一性和差異性的人大國有資產監督評價指標體系,運用有關評價指標開展國有資產管理績效評價,并探索建立人大作為評價主體、委托第三方實施的評估機制。
四、省人大有關專門委員會承擔對省人民政府國有資產管理情況報告的初步審議職責。在省人大常委會會議舉行三十日前,由省人大財政經濟委員會或者會同其他有關專門委員會開展初步審議,提出初步審議意見。省人民政府有關部門根據初步審議意見對綜合報告和專項報告進行修改完善,在省人大常委會會議舉行十日前送省人大常委會辦事機構。
省人大常委會預算工作委員會承擔人大國有資產監督的具體工作,協助財政經濟委員會等有關專門委員會承擔初步審議相關工作。在省人大常委會會議舉行四十五日前,預算工作委員會應當組織聽取省人大代表的意見建議,聽取省人民政府有關部門介紹報告的主要內容并提出分析意見。
專題調研報告與初步審議意見報經省人大常委會主任會議同意后,向省人大常委會會議口頭報告,供省人大常委會組成人員審議政府報告時參考。
五、省人大常委會審議國有資產管理情況報告,開展國有資產監督,應當重點關注下列內容:
?。ㄒ唬┴瀼芈鋵嶞h中央關于國有資產管理和國有企業改革發展方針政策和重大決策部署、省委關于國有資產管理的工作部署情況;
?。ǘ┯嘘P法律法規實施情況;
?。ㄈ┞鋵嵤∪舜蟪N瘯嘘P決議和審議意見情況;
?。ㄋ模└母锿晟聘黝悋匈Y產管理體制情況;
?。ㄎ澹┢髽I國有資產(不含金融類企業)和金融類企業國有資產服務國家戰略,提升國有經濟競爭力、創新力、控制力、影響力、抗風險能力等情況;
?。┬姓聵I性國有資產保障國家機關和事業單位節約高效履職,增強基本公共服務的可及性和公平性等情況;
?。ㄆ撸﹪凶匀毁Y源資產支持經濟社會發展和改善生態環境質量,落實自然資源保護與有效利用、保護生態環境、節能減排等約束性指標等情況;
?。ò耍﹪匈Y本保值增值、防止國有資產流失和收益管理,重大投資與境外投資決策及風險控制機制的建立和完善等情況;
?。ň牛徲嫴槌鰡栴}整改情況;
?。ㄊ┢渌c國有資產管理有關的重要情況。
省人大常委會在任期屆滿前一年內聽取和審議國有資產管理情況綜合報告時開展專題詢問,其他年份在聽取和審議專項報告時也可以根據需要開展專題詢問。具體工作程序按照省人大常委會專題詢問工作規定執行。
省人大常委會針對國有資產管理存在的問題,可以依法進行質詢和特定問題調查,可以根據審議和監督情況依法作出決議。
六、省人民政府應當建立健全整改與問責機制。根據審議意見、專題調研報告、審計報告等提出整改與問責清單,分類推進問題整改,依法對違法違規行為追責問責。整改與問責情況同對省人大常委會審議意見的研究處理情況一并向省人大常委會報告。省人大常委會可以聽取報告并進行審議,也可以組織組成人員對報告和管理工作進行滿意度測評,必要時將測評結果向社會公開。對審計查出問題的整改和報告按照有關法律法規規定進行。
按照穩步推進的原則,建立健全整改與問責情況跟蹤監督機制。省人大常委會對突出問題、典型案件建立督辦清單制度,由有關專門委員會、預算工作委員會等開展跟蹤監督具體工作,督促整改落實。省人大常委會針對國有資產管理中存在的重大問題,可以按照程序要求審計部門開展專項審計調查,并納入審計查出突出問題整改事項。建立人大國有資產監督與監察監督相銜接的有效機制,加強相關信息共享和工作聯系,推動整改問責。
七、健全國有資本經營預算管理制度,強化國有資本經營預算對國有資本的總體布局、投資運作、收益管理等的統籌約束和支撐保障作用,逐步使國有資本經營預算成為加強國有資本治理、戰略布局、優化配置的基本平臺。健全資產管理和預算管理相銜接的工作機制,全面反映預算資金形成基礎設施、政府投資基金、政府和社會資本合作項目等相關國有資產情況。
國有資產管理情況報告和監督中反映的問題及提出的意見,應當作為下一年度預算審查的重要依據和審查結果報告的重要參考。
八、省人大常委會辦事機構按照《中華人民共和國各級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監督法》等法律規定,及時將國有資產監督工作五年規劃,國有資產管理情況報告及審議意見,專題調研報告和有關專門委員會初步審議意見,省人民政府研究處理審議意見及整改與問責情況、執行決議情況的報告,向省人大代表通報并向社會公布。省人民政府及其部門按照規定及時公開省、部門、單位的國有資產報表。依法不予公開的除外。
九、省人民政府有關部門應當落實數字政府改革建設部署,建立全口徑國有資產數據庫和信息共享平臺,實現相關部門、單位互聯互通,并通過人大預算與國資聯網監督系統定期向省人大常委會預算工作委員會報送相關國有資產數據和信息。根據監督工作需要,及時提供聯網數據信息之外的其他國有資產管理等信息資料。完善人大預算與國資聯網監督系統建設,建立全省各級人大常委會與本級國有資產管理部門信息數據共享機制,逐步推進各級人大常委會國有資產管理數據互通、共享。
省人大常委會預算工作委員會應當健全與省人民政府有關部門之間的工作聯系機制,加強督促協調,及時匯總相關信息向有關專門委員會通報、向省人大常委會報告。建立國有資產管理情況重大事項報告制度,經省人民政府批準的國有經濟布局優化、結構調整、戰略性重組、國土空間開發保護等國有資產管理改革和發展的重大事項,相關部門應當在省人民政府批準后的三十日內,向省人大財政經濟委員會和省人大常委會預算工作委員會通報。
省人大常委會預算工作委員會根據省人大常委會監督發現、社會普遍反映的典型問題和案例提出建議,經省人大常委會主任會議批準,可以對相關部門、單位國有資產管理情況進行調查,各級政府和有關部門、單位應當積極協助、配合。
建立人大國有資產監督工作聯動機制。省人大常委會針對國有資產管理存在的突出問題,可以組織縣級以上人大常委會運用法定監督方式同步開展專題調研、執法檢查,也可以委托部分縣級以上人大常委會開展監督活動。
十、地級以上市、縣級人大常委會結合本地實際,參照本決定建立健全國有資產管理情況監督制度,加強監督力量,依法履行人大國有資產監督職責。
有條件的地方,可以建立完善鄉鎮人民政府向鄉鎮人民代表大會報告國有資產管理情況制度。
本決定自公布之日起施行。